故宮博物院將典藏各朝代《法華經》國寶移展至佛陀紀念館,舉辦「《法華經》及其美術特展」,展出珍貴文物,並邀請民眾觀展,領略經典及其美術遺存的宗教藝術之美。此展覽於2024年9月6日至2025年3月16日於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出,第二批換展日期為12月14日。
特展開幕式在敦煌舞表演中揭開序幕,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、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、高市府副市長李懷仁、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等各界人士皆出席開幕典禮。蕭宗煌院長指出,《法華經》是宣揚「人人皆可成佛」的經典,故宮博物院典藏各朝代的佛經中,《法華經》占最多數。李懷仁副市長表示,此展出具有宗教意涵,並提升高雄文化藝術進程,高市府也協助守護國寶文物安全。慧傳法師則表示,此展覽回應各界期待,鼓勵民眾認識佛陀宣說「人人皆可成佛」的意涵。
如常法師表示,此展覽宣揚佛教藝術,讓觀展者了解唐、宋時期的佛經文學及信仰,並鼓勵大家領受經文之美。特展策展人鍾子寅現場導覽解說,介紹文物紙墨的精良,以及蘇軾的行書風格等,並解析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影響觀音信仰的盛行。特展將於12月14日作第二批的換展,並於12月14日及15日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。
《法華經》是大乘佛教初期的經典,被喻為「經中之王」。敦煌藏經洞所發現的中古時期寫經中,《法華經》是數量最多的一部。故宮博物院典藏宋元明各朝佛經中,《法華經》也占最多數。《法華經》自西元3世紀傳入中國,因其故事膾炙人口,產生了大量宗教藝術作品。
蕭宗煌院長表示:「《法華經》是一部佛陀宣說『只要修持圓滿智慧、人人皆可成佛』的經典。」、「將故宮國寶搬到佛陀紀念館開展是相得益彰。」、「來自十方,回饋十方」。李懷仁副市長表示:「將故宮國寶《法華經》移展到佛館這座文化藝術殿堂展出,不僅具有宗教意涵,更是對高雄文化藝術進程的推升,也是文化平權的落實。」慧傳法師表示:「將故宮國寶移展至佛館具有三重意義,既是提升南部文化藝術的素質,也是對佛陀紀念館的肯定;勉勵觀展領略《法華經》經義,讓人心清淨、開悟及歡喜,進而體現行菩薩道的精神,正是星雲大師倡行「人間佛教」,勉大眾奉行「三好」及「四給」,盼人人皆可成佛。」如常法師表示:「經藏遺存的珍稀,讓人了解古人透過圖像形式表達經文大意。」、「特展移師佛館既是宣揚佛教藝術,也讓觀展者了解早於1400年前的唐、宋時期就有佛經文學及信仰。」鍾子寅表示:「從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一是宋刊蘇體本說起,介紹文物紙墨的精良,還有蘇軾的行書風格等。」、「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被東亞佛教徒日常念誦,影響了觀音信仰在東亞的盛行。」
此展覽展出18組、43件文物,除了展出故宮博物院典藏的珍貴《法華經》文物,也邀請琉璃工坊創辦人楊惠姍以《法華經》的意涵創作琉璃藝術,展現佛教藝術的多元面貌。此展覽不僅具有宗教意涵,更提升了高雄文化藝術進程,是文化平權的落實,同時也宣揚佛教藝術,讓觀展者了解唐、宋時期的佛經文學及信仰,並鼓勵民眾觀展,領略經典及其美術遺存的宗教藝術之美,以及佛陀宣說「人人皆可成佛」的意涵。